做销售培训的 HR,是不是常陷入这样的困境?
新人入职狂补 “通用课”:学了《客户管理高阶技巧》,却连初次接待客户的话术都没掌握;
老销售反复 “无效学”:年年听产品知识课,却不懂如何把卖点转化为客户真实需求;
培训花了钱没效果:去年投入 20 万销售培训,团队成交率仅提升 5%,员工还抱怨 “学的用不上”。
其实问题根源并非员工不愿学,而是培训没找准 “岗位需求” 与 “学习节奏”。宏远培训考试系统的 “岗位能力模型”,正是为打破 “培训与岗位脱节” 而生,让每一节课程都精准对接销售岗位的核心需求。
三大核心优势,让培训从 “盲目” 变 “精准”

1. 出发点:以 “岗位能力拆解” 为锚,拒绝 “拍脑袋定课程”
宏远的 “岗位能力模型” 并非凭空设计,而是结合300 + 行业销售岗位数据与企业实际需求,将岗位能力拆解为 “基础 - 进阶 - 高阶” 三层体系。
以销售岗位为例,系统会先梳理出 “客户接洽→需求匹配→成交转化→长期维护” 的全工作流程,再对应拆解出三大核心能力:
l 基础层:沟通技巧(对应 “客户初次接待”,如《门店客户破冰话术》);
l 进阶层:产品知识(对应 “需求匹配”,如《家电产品场景化参数讲解》);
l 高阶层:客户管理(对应 “长期维护”,如《老客户复购激活策略》)。
某连锁家电品牌引入后反馈:“以前课程是‘全公司一套课’,现在每个销售学的都是岗位马上要用的,新人入职再也不慌了。”
2. 核心优势:自动匹配递进式学习地图,避免 “跳级学”“重复学”
宏远系统会根据员工当前能力水平,自动推送 “循序渐进” 的学习地图,彻底告别 “新人学高阶、老人补基础” 的混乱:
l 新人入职:先学 “沟通技巧” 课程,完成《客户破冰模拟考核》(合格线 80 分)后,再解锁 “产品知识”;
l 入职 3 个月:通过产品知识考核(如《场景化产品推荐测试》),才能学习 “客户管理” 高阶内容;
l 老员工:系统定期评估能力短板,若 “客户复购率低”,自动进阶《老客户需求挖掘》专项课程。
数据显示,某家具企业用该功能后,销售新人培训周期从 45 天缩短至 28 天,考核通过率从 62% 提升至 89%,首次独立成交时间提前 7 天。
3. 对企业的三重帮助:降本、提效、增业绩,让培训成 “增值项”

l 降本:砍掉无用培训预算
系统只推送岗位必需课程,避免重复采购通用课程。某零售企业使用 1 年,培训预算同比节省 23%,减少了 “学完不用” 的课程浪费。
l 提效:解放 HR 的 “排课精力”,一次设定终身省心
宏远系统彻底颠覆传统 “手动排课 + 反复催学” 模式:HR 只需一次性设定 “岗位 - 课程阶段 - 内容” 关联规则,比如给 “销售岗” 绑定 “沟通技巧(第 1-2 周)→产品知识(第 3-4 周)→客户管理(第 5-6 周)” 的递进式课程,并设置好每阶段考核合格线(如 80 分),后续无需任何手动操作。无论是新入职的销售员工,还是未完成前期课程的老员工,系统都会自动识别身份并推送对应学习计划,还会实时提醒未完成进度,完全不用 HR 逐人核对、手动派课。某连锁超市 HR 反馈:“以前每月要花 8 小时排课、催进度,现在一次设定好规则,每月仅需 0.5 小时检查数据,培训管理效率直接提升 93%。”
l 增业绩:让培训直接落地到成交
员工学的都是岗位核心技能,某母婴品牌销售团队用后,客户成交率提升 18%,客单价提升 12%,培训后 3 个月销售额同比增长 25%。
结尾:立即行动,获取专属岗位能力方案
宏远培训考试系统的 “岗位能力模型”,不是简单的 “课程推荐工具”,而是从企业岗位需求出发,让培训 “学即能用、用即有效” 的解决方案。
别让培训再做 “无用功”,立即抢占岗位精准培训的先机!